康晓洋



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0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士学位,2016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2016年至2018年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8年10月入职复旦大学。共发表期刊和会议论文27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6项。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微机电器件与系统、神经工程与脑机交互研究,可应用于植入式/穿戴式刚性、柔性与软性神经接口器件,神经假体与神经康复,人机交互、意念控制、人工智能等领域。




  


  

  

  

董志岩




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曾参与“十二五”“863”项目-“重载荷智能物探专用无人直升机”和 “十二五总装备部” 某预研项目。负责整机动力学建模和鲁棒飞控理论开发等。弥补了缺少针对共轴双旋翼无人直升机整机建模和飞控算法问题,为高速、高载荷和高机动复合式旋翼无人直升机提供了技术储备。目前正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工业机器人控制器产品性能优化及智能升级”、上海智能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智能机器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工作。







陈迟晓



复旦大学青年副研究员、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010年,2015年分别获得复旦大学微电子学士和博士学位,本科期间在美国UC Davis大学交流一年,攻读博士期间获得ISSCC STGA奖,复旦大学优秀博士研究奖。2016—2018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开展博士后研究。2019年起,加入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专用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2021年,转入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面向AI芯片的算法-电路-架构协同设计、感存算一体电路与架构、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及开源EDA方法,Chiplet异质异构集成。以第一、通信作者发表多篇集成电路设计领域论文,包括DAC、ESSCIRC、ASP-DAC、ISCAS、GLSVLSI、MWSCAS、AICAS、IEEE TCAS-I/II、IEEE JETCAS等。教科研研之余积极推动半导体领域科普,是知名半导体公众号“矽说”的共同创始人与主笔。

  



  


 曹  


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2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学士学位,2017年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2017年至2019年在中国航天科工第四研究院北京分院从事研究工作。2019年至2022年在大连海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22年7月入职复旦大学。共发表期刊论文13篇,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主要从事三维建模与可视化仿真,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应用、数字孪生及物理仿真、人机物三元融合智能方面的研究。










王哲



复旦大学博士后。2010年获哈尔滨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士学位,2013年获哈尔滨工程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硕士学位,2013至2018年担任航空工业光电所助理工程师、工程师。2018年至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21年获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博士学位,现已发表包括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IEEE/OSA),Optics Express在内的SCI论文十余篇。博士期间开展了基于深度学习高谱效率信号传输算法研究工作。2021年7月进入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目前已获复旦大学、上海市超级博士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0批面上基金等资助。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VR的视觉诱发直觉决策过程的脑通路、溯源定位以及机器直觉模型构建与分析的研究工作。








翟鹏



复旦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现为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博士后,主要从事机器直觉、强化学习、智能硬件与智能织物相关方面的研究,曾获得复旦大学“学术之星”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获得国家“博新计划”及上海市“超级博士后计划“资助。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科技部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专项与上海市级人工智能重大专项等项目,累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3篇,包括共一Nature主刊论文一篇,已申请发明专利7项,授权2项。